
姓名:刘金华
性别:女
职称:高级实验师
教育背景
1999.09-2003.06 吉林农业大学应用专业 学士
2003.09-2006.06 吉林农业大学植物营养学专业 硕士
2009.09-2013.06 吉林农业大学土壤学专业 博士
2018.08-2019.07 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 访问学者
工作履历
2003.07-2006.12 吉林农业大学 资源与环境学院 助理实验师
2007.01-2016.08 吉林农业大学 资源与环境学院 实验师
2016.09-至今 吉林农业大学 资源与环境学院 高级实验师
主讲课程
《土壤农化分析》、《肥料分析》、《植物营养与肥料》实验课程的教学工作
教研项目
1、主持校级教学改革与研究课题2项《实验技术人员在提高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中的作用研究》、《基于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构建》分别于2015年和2019年结题。
2、参加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1项《资源环境类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实训平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2017年结题,排名第3
3、参加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1项《优化整合农业院校基础有机化学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研究与实践》2014结题,排名14
教学成果及教改论文
刘金华,李明堂,高强,杨靖民,赵兰坡.农业资源类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运行机制研究.大学教育,2017,90:65-67.
研究领域
1. 吉林省西部苏打盐碱区氟的分布及生物有效性
2. 土壤团聚体的形成机制及固碳能力
3. 黑土肥力调控
科研项目
1. 主持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1项,《吉林省西部稻田生态系统中氟的分布及生物有效性研究》2018年结题
2. 参加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粮食作物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研究与应用”2017年,排名第6
3. 参加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3项,“半干旱区水肥一体化高效技术模式集成与示范”,“生物炭对土壤碳库组成的影响机制”,“重度苏打盐碱地碱茅生态草建植技术模式与产业示范”,2018年、2017年、2016年,排名第3、5、2
4. 参加省科技厅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3项,“废弃菌槺制备农作物用产品的关键技术开发”,“东北粮食主产区适应气候变化技术研发与应用”,“黑土区典型除草剂流失的阻控技术研发与示范”2019年、2013年、2013年,排名第2、11、12
科研奖励
1. 获得省级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吉林省西部土地整理及生产关键技术研究》14/15;
2. 获得省级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吉林玉米(超)高产养分高效管理技术研究与应用》11/13;
学术成果
一、 代表性文章:
1. 刘冉,董莎,姚志超,王高旭,刘金华*,杨靖民.黑木耳菌槺有机肥的制备及肥效研究.东北农业科学,2018.
2. 刘金华,王玉军,杨靖民,赵兰坡,张忠庆.吉林省西部氟病区苏打盐碱土氟的赋存形态及分布特征.土壤,2017.
3. 刘金华,王玉军,杨靖民,张忠庆.吉林省典型黑土物理性状变化特性研究.吉林农业科学,2015.
4. 刘金华,张志丹,王玉军,杨靖民.氟在苏打盐碱土中的吸附-解吸特征研究.土壤通报,2015.
5. 刘金华,赵兰坡,王鸿斌,张忠庆,张志丹. 添加硫酸铝对稻田土中氟形态及水稻氟吸收的影响.土壤通报,2015.
6. 刘金华,张志丹,赵兰坡,董蕊. 硫酸铝对苏打盐碱土吸附氟的影响研究.土壤,2014.
7. 刘金华,赵兰坡,王鸿斌,张忠庆,张志丹.硫酸铝对苏打盐碱土中氟迁移规律的影响.水土保持学报,2012
8. 刘金华,杨靖民,张忠庆,王亚卿,周米平,于晓斌. 黑土施镍对大豆幼苗生长的影响及镍中毒研究.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12.
9. 刘金华,王亚卿,周米平,杨靖民,于晓斌. 黑土中有效镍提取方法的选择. 土壤通报,2011.
10. 刘金华, 杨靖民, 于晓斌, 周米平.物理方法对钾素耗竭黑土的修复效果研究 .水土保持学报,2010
二、 出版著作:
1. 《应用化学专业实验技术指导》,吉林大学出版社,2016年,主编
2. 《松嫩平原盐碱地改良利用-理论与技术》,科学出版社,2013年,参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