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院首页
  • 联系我们
  • 学院简介
    学院简介
    学院领导
    机构设置
    院务公开
  • 师资队伍
    基础化学系
    水土保持系
    农业资源与环境系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本科生教育
    专业简介
    培养方案
    课程建设
    课程思政
    教学研究
    规章制度
  • 学科与研究生教育
    学科建设
    研究生培养
    博士后培养
    留学生培养
    客座教授
  • 科学研究
    科研平台
    科研团队
    科研立项
    科研成果
    社会服务
    科研动态
  • 国际交流与合作
    学术交流
    学术合作
    留学生培养
  • 党群建设
    党建工作
    工会动态
  • 学生工作
    学生组织
    团学园地
    奖助工作
    就业指导
    通知公告
  • 校友风采
    校友会
    优秀校友
    流金岁月
    校友录
  • 学院简介
    学院简介
    学院领导
    机构设置
    院务公开
  • 师资队伍
    基础化学系
    水土保持系
    农业资源与环境系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本科生教育
    专业简介
    培养方案
    课程建设
    课程思政
    教学研究
    规章制度
  • 学科与研究生教育
    学科建设
    研究生培养
    博士后培养
    留学生培养
    客座教授
  • 科学研究
    科研平台
    科研团队
    科研立项
    科研成果
    社会服务
    科研动态
  • 国际交流与合作
    学术交流
    学术合作
    留学生培养
  • 党群建设
    党建工作
    工会动态
  • 学生工作
    学生组织
    团学园地
    奖助工作
    就业指导
    通知公告
  • 校友风采
    校友会
    优秀校友
    流金岁月
    校友录

  • 基础化学系
  • 水土保持系
  • 农业资源与环境系
  •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师资队伍

  • 基础化学系
  • 水土保持系
  • 农业资源与环境系
  •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师资队伍 >> 正文

讲师

 

undefined

姓名:杨璐泽

性别:女

教育背景

2013.09-2017.06 吉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环境科学专业 学士

2017.09-2022.06 吉林大学新能源与环境学院环境科学专业 博士

主讲课程

本科:《食品环境学》、《食品环境学实验》、《环境法学》

研究领域

1. 环境理论计算

2. 土壤污染物环境效应分析

3. 新兴污染物环境风险评价

学术成果

一、 代表性文章:

1. Yang L Z, Sun P X, Zhao W J, Liu M. Human Developmental Toxicity Mechanism of Polybrominated Biphenyl Exposure and Health Risk Regulation Strategy for Special Populations. Ecotoxi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afety. 2022, 237: 113543.

2. Yang L Z, Li M H, Liu M. Establishment of a CoMFA Model Based on the Combined Activity of Bioconcentration, Long-Range Transport, and Highest Infrared Signal Intensity and Molecular Design of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PBB Derivatives. Polymers, 2021, 13. DOI: 10.3390/polym13030356.

3. Yang L Z, Liu M. Construction of a 3D-QSAR Model With Dual Spectral Effects and Its Application in Molecular Modification of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PBBs.  Spectroscopy and Spectral Analysis, 2021, 41: 430-434.

4. Yang L Z, Cong W Y, Meng C, Cai B F, Liu M. An Interval Fuzzy, Double-sided, Chance Constrained Stochastic Programming Model for Planning the Ecological Service Value of Interconnected River Systems. Water, 2020, 12. DOI:10.3390/w12092649.

5. Yang L Z, Liu M. A Double-activity (Green Algae Toxicity and Bacterial Genotoxicity) 3D-QSAR Model Based on the Comprehnsive Index Method and Its Application in Fluoroquinolones’ Modific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and Public Health, 2020, 17(3). DOI:10.3390/ijerph17030942.

6. Yang L Z, Liu M. 3D-QSAR Model of Polybrominated Biphenyls Tri-effect Modified by Standard Deviation Standardization Method and Its Application in Environmental Friendly Molecular Modification. Chemical Journal of Chinese Universities, 2019, 40(12): 2471-2479.

7. Xu B H, Cui W H, Tao L, Yang L Z, Zhao X M. Risk mitigation strategy and mechanism analysis of neonicotinoid pesticides on earthworm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2024, 347: 123719.

二、 科研项目

主持吉林省教育厅科技项目和吉林农业大学科研启动项目各一项。













地址:长春市新城大街2888号   电话:0431-84533058  

© CopyRight 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inviron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