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院首页
  • 联系我们
  • 学院简介
    学院简介
    学院领导
    机构设置
    院务公开
  • 师资队伍
    基础化学系
    水土保持系
    农业资源与环境系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本科生教育
    专业简介
    培养方案
    课程建设
    课程思政
    教学研究
    规章制度
  • 学科与研究生教育
    学科建设
    研究生培养
    博士后培养
    留学生培养
    客座教授
  • 科学研究
    科研平台
    科研团队
    科研立项
    科研成果
    社会服务
    科研动态
  • 国际交流与合作
    学术交流
    学术合作
    留学生培养
  • 党群建设
    党建工作
    工会动态
  • 学生工作
    学生组织
    团学园地
    奖助工作
    就业指导
    通知公告
  • 校友风采
    校友会
    优秀校友
    流金岁月
    校友录
  • 学院简介
    学院简介
    学院领导
    机构设置
    院务公开
  • 师资队伍
    基础化学系
    水土保持系
    农业资源与环境系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本科生教育
    专业简介
    培养方案
    课程建设
    课程思政
    教学研究
    规章制度
  • 学科与研究生教育
    学科建设
    研究生培养
    博士后培养
    留学生培养
    客座教授
  • 科学研究
    科研平台
    科研团队
    科研立项
    科研成果
    社会服务
    科研动态
  • 国际交流与合作
    学术交流
    学术合作
    留学生培养
  • 党群建设
    党建工作
    工会动态
  • 学生工作
    学生组织
    团学园地
    奖助工作
    就业指导
    通知公告
  • 校友风采
    校友会
    优秀校友
    流金岁月
    校友录

  • 基础化学系
  • 水土保持系
  • 农业资源与环境系
  •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师资队伍

  • 基础化学系
  • 水土保持系
  • 农业资源与环境系
  •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师资队伍 >> 正文

副教授

 

undefined

姓名:王少杰

性别:男

职称: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职务:学校党委组织员(正处级)、资源与环境学院副院长

教育背景

2005.09-2009.06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资源与环境学院 资源环境科学专业 学士

2009.09-2012.06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资源与环境学院 肥料学专业 硕士

2012.09-2016.06 中国科学院 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生态学专业 博士

工作履历

2024.12-至今 吉林农业大学 党委组织员(正处级)、资源与环境学院副院长

2022.09-至今 吉林农业大学 资源与环境学院 副院长

2021.01-至今 吉林农业大学 资源与环境学院 副教授

2016.08-2020.12 吉林农业大学 资源与环境学院 讲师

学术兼职

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农化服务工作委员会 委员

吉林省土壤学会 理事兼副秘书长

中国土壤学会 土壤健康委员会 委员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 农业资源利用专业委员会 委员

人才称号

吉林省D类人才

“吉农学者”青苗人才,2022

主讲课程

本科:《土壤学》、《土壤学与土壤地理学》、《作物施肥原理与技术》

硕士:《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农产品安全生产技术与应用》

科研项目

1. 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大类招生的资源环境类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2017-2019,骨干

2. 吉林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案例建设项目,秸秆还田助力保护“耕地中的大熊猫”,2021-2024,骨干

研究领域

黑土地农田氮素循环与养分管理

多样化种植与地力提升

科研项目

1.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风沙土区 玉米 花生间作及覆盖作物防蚀增碳技术 构建与应用(2022YFD1500703-04),2022.11-2027.10,60万元,主持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吉林黑土区主要种植模式下玉米养分水分高效利用机制(U19A2035),2020.01-2023.12,117万元,骨干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秸秆与生物炭影响东北黑土N2O排放的微生物驱动机制(41907081),2020.01-2022.12,25万元,主持

4. 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秸秆与生物炭影响东北黑土团聚体尺度氮循环的微生物驱动机制(20200201017JC),2020.01-2022.12,10万元,主持

5.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东北黑土区春玉米氮肥绿色增产增效的综合调控途径(2017YFD0200108),2017.07-2021.06,100万元,主持

科研奖励

1. 中国科学院院长奖(优秀奖),2016

2. 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奖(一等奖),2016

学术成果

一、 代表性文章:

1. 吴梦娜, 王少杰*, 兰唱, 闫旭, 冯国忠, 高强. 不同秸秆还田方式下黑土玉米田肥料氮素去向[J/OL]. 土壤学报: 1-10[2024-03-18]. http://kns.cnki.net/kcms/detail/32.1119.P.20230214.2003.002.html.

2. Haijing Zhang, Shaojie Wang*, Jiaxu Zhang, Chunjie Tian, Shasha Luo*. Biochar application enhances microbial interactions in mega-aggregates of farmland black soil. Soil and Tillage Research. 2021, 213: 105145.

3. Shaojie Wang, Shasha Luo, Shanchao Yue, Yufang Shen, Shiqing Li*. Residual effects of fertilizer N response to split N applications in semiarid farmland. Nutrient Cycling in Agroecosystems, 2019, 114(2): 99-110.

4. Shaojie Wang, Shasha Luo, Xue Zhou, Chunling Chang, Lei Tian, Xiujun Li, Hailing Yu, Qiang Gao*, Chunjie Tian*. Soil ameliorants alte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and fungal communities in saline-sodic soils of Northeast China. Archives ofAgronomy and Soil Science, 2019, 65(8): 1147-1159.

5. Shaojie Wang, Shasha Luo, Xiaosha Li, Shanchao Yue, Yufang Shen, Shiqing Li*.Effect of split application of nitrogen on nitrous oxide emissions from plastic mulching maize in the semiarid Loess Plateau. Agriculture, Ecosystems & Environment, 2016, 220: 21-27.

二、地方标准:

1. 吉林省地方标准,秸秆还田条件下玉米施肥技术规程(DB 22/T 3200—2020),2020,参编

社会服务情况

1.参与建设“通榆谷物科技小院”,开展科技扶贫与技术推广工作,曾指导学生获全国首届科技小院大赛二等奖,本人获最佳指导教师奖。

2.长期在梨树县、长岭等基层地区开展黑土地保护技术研发与服务工作,曾多次受到梨树县人民政府表彰。





地址:长春市新城大街2888号   电话:0431-84533058  

© CopyRight 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inviron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