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姓名:沈海鸥
性别:女
职称: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职务:资源与环境学院副院长
教育背景
2005.09-2009.06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 学士
2009.09-2015.06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 博士
工作履历
2015.07-2020.12 吉林农业大学 资源与环境学院 讲师
2021.01-至今 吉林农业大学 资源与环境学院 副教授
学术兼职
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国家级剖面技术领队
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吉林省技术专家
中国林学会水土保持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吉林省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科研专家
吉林省水土保持学会理事
吉林省水土保持重点工程省级专家
长春市水务局水土保持咨询专家
主讲课程
本科:《土壤侵蚀原理》、《流域管理学》、《林业生态工程学》、《沙漠学概论》、《科技写作》
教研项目
1. 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互联网+”背景下高等院校CAD课程教学模式研究,2018-2020,参加
2. 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教科研课题,高校学生自主学习问题实证研究,2020-2022,参加
3. 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重点课题,基于校企联合的“一领五动”专硕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2022-2023,参加
4. 吉林农业大学2022年校级教研教改重点课题,高等院校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课程智慧课堂创新模式研究与实践,2022-2024,主持
5. 吉林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案例建设项目,吉林省西部苏打盐碱地改良机理及关键技术的教学实践案例研究与应用,2023-2025,参加
教学成果及教改论文
1. 王宇等(沈海鸥).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实验技术指导. 长春: 吉林大学出版社. 2016.
2. 商艳, 沈海鸥, 陈嘉健. 土木工程材料. 成都: 成都时代出版社. 2019.
3. 郑江坤等(沈海鸥). 流域系统管理学(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普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23.
4. 沈海鸥. 突破思维定式 创建精彩课堂. 高等教育研究, 2016(师培专刊). 117-118.
5. 沈海鸥, 李洪丽. 信息化教学手段在高校专业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赤子(高教论坛), 2017. 10.
6. 王靖会, 沈海鸥, 王朝辉. 农业院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策略探究. 吉林教育, 2018(Z3), 117-118.
7. 李洪丽, 车晓翠, 沈海鸥. 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模式在《水土保持工程学》中的改革实践研究. 电脑校园, 2020. 06, 2638-2639.
8. 车晓翠, 沈海鸥, 李洪丽, 李明堂, 郭聃*. “互联网+”背景下《CAD》课程教学评价研究. 教育科学, 2020. 07, 19.
9. 车晓翠, 李洪丽, 张春燕, 郭聃, 李明堂, 沈海鸥*. “互联网+”背景下《CAD》课程教学体系构建. 素质教育, 2020. 11, 204.
10. 沈海鸥, 李洪丽, 李春丽, 车晓翠*, 王宇.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课程智慧课堂创新模式研究. 新视线-教育与研究, 2023. 11. 104.
11. 张志丹, 刘占柱*, 沈海鸥. 基于“校企校”三方协同的农业专业硕士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 职业技术教育, 2023. 44(35): 19-23.
研究领域
1. 土壤侵蚀过程与机理
2. 侵蚀沟发育特征与黑土地保护
3. 土壤侵蚀防治机理与调控技术
科研项目
1. 吉林农业大学博士启动基金项目,降雨作用对黑土坡面侵蚀沟发育的影响分析(201636),2016-2018,经费3万元,主持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黑土区坡耕地侵蚀沟发育及其形态特征研究(41601281),2017-2019,经费20万元,主持
3.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战略性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课题,黑土坡面水土保持措施的有效性与适宜性评价项目(2016YFE0202900),2017-2021,经费154.13万元,主持
4. 吉林省教育厅“黑土粮仓”科技会战“揭榜挂帅”重点项目,吉林省黑土地秸秆覆盖还田措施的防蚀机理研究(JJKH20240457HT),2024-2025,经费5万元,主持
5. 吉林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项目,黑土区坡耕地浅沟侵蚀过程研究, 2024-2026,经费20万元,主持
科研奖励
1. 围封提高辽西樟子松固沙林效益的研究,辽宁省林业科学技术二等奖,2020,排名第3
2. 典型黑土区土壤侵蚀退化过程及其调控,第十二届中国水土保持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2021,排名第4
3. 基于多光谱遥感和空间自相关分析的土壤有机质空间模拟研究,吉林省测绘地理信息科技进步一等奖,2023,排名第7
4. 黑土区坡耕地土壤侵蚀过程与调控机制研究,吉林省自然科学三等奖,2023,排名第1
5. 东北黑土区复合土壤侵蚀机理及调控技术,第十五届中国水土保持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2023,排名第4
学术成果
一、 代表性文章:
1. Shen Haiou, Hu Wei, Wang Dongli*, Wu Jialong, Huang Ziyan. A field quantification of soil erosion processes at Chinese black soil hillslopes under successive overland flow scour events in summer and spring seasons. Eurasian Soil Science, 2022, 55(12): 1920-1929.
2. Shen Haiou, Ma Renming, Ye Qing, Feng Jun, Wang Jinghui*. Impacts of corn straw coverage and slope gradient on soil erosion and sediment size distributions in the Mollisol region, NE China. Eurasian Soil Science, 2021, 54(12): 2000-2008.
3. Shen Haiou, Feng Jun, Wang Dongli, Li Hongli, Wang Yu*. Characteristics of soil erosion and sediment size distribution for different land uses in the Chinese Mollisol region.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2021, 18(5): 1295-1306.
4. Shen Haiou, Wang Dongli, Wen Leilei, Zhao Wenting, Zhang Yue*. Soil erosion and typical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measures on hillslopes in the Chinese Mollisol Region. Eurasian Soil Science, 2020, 53(10): 1509-1519.
5. Shen Haiou, Zheng Fenli*, Zhang John Xunchang, Qin Chao. Rill network development on loessial hillslopes in China. Earth Surface Processes and andforms, 2020, 45(13): 3178-3184.
6. Shen Haiou, He Yunfeng, Hu Wei, Geng Shaobo, Han Xing, Zhao Zhanjun*, Li Haolun. The temporal evolution of soil erosion for corn and fallow hillslopes in the typical Mollisol region of Northeast China. Soil & Tillage Research, 2019, 186: 200-205.
7. Shen Haiou, Zheng Fenli*, Wang Lei, Wen Leilei. Effects of rainfall intensity and topography on rill development and rill characteristics on loessial hillslopes in China.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2019, 16(10): 2299-2307.
8. Shen Haiou, Wen Leilei, He Yunfeng, Hu Wei, Li Hongli*, Che Xiaocui, Li Xin. Rainfall and inflow effects on soil erosion for hillslopes dominated by sheet erosion or rill erosion in the Chinese Mollisol region.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2018, 15(10): 2182-2191.
9. Shen Haiou, Zheng Fenli*, Wen Leilei, Han Yong, Hu Wei. Impacts of rainfall intensity and slope gradient on rill erosion processes at loessial hillslope. Soil & Tillage Research, 2016, 155: 429-436.(ESI前1%高被引论文)
10. Shen Haiou, Zheng Fenli*, Wen Leilei, Lu Jia, Jiang Yiliang. 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rill erosion and morphology. Geomorphology, 2015, 231: 193-201.
11. Zhang Yue, Shen Haiou*, Xia Chenzhen.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measures from centimeter-resolution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imagery. Journal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2020, 75(4): 472-480.
12. Zhang Yue, Sui Biao, Shen Haiou*, Ling Ouyang. Mapping stocks of soil total nitrogen using remote sensing data: A comparison of random forest models with different predictors. Computers and Electronics in Agriculture, 2019, 160: 23-30.
13. 沈海鸥, 温磊磊, 武佳龙, 王宇*. 垄作与垄向区田技术对黑土区坡耕地土壤侵蚀影响的研究进展. 农业工程学报, 2022, 38(22): 52-62.
14. 沈海鸥, 肖培青*, 李洪丽, 牟廷森, 贺云锋. 黑土坡面不同粒级泥沙流失特征分析. 农业工程学报, 2019, 35(20): 111-117.
15. 沈海鸥, 郑粉莉*, 温磊磊. 细沟发育与形态特征研究进展. 生态学报, 2018, 38(19): 6818-6825.
16. 沈海鸥, 刘健, 王宇*, 温磊磊, 刘建祥, 赵占军. 降雨强度和坡度对黑土区土质道路路面侵蚀特征的影响. 水土保持学报, 2017, 31(6): 123-126.
17. 沈海鸥, 郑粉莉*, 温磊磊, 卢嘉, 姜义亮. 雨滴打击对黄土坡面细沟侵蚀特征的影响. 农业机械学报, 2015, 46(8): 104-112, 89.
18. 沈海鸥, 郑粉莉*, 温磊磊, 姜义亮, 卢嘉. 降雨强度和坡度对细沟形态特征的综合影响. 农业机械学报, 2015, 46(7): 162-170.(F5000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
19. 沈海鸥, 郑粉莉*, 温磊磊, 卢嘉, 韩勇. 黄土坡面细沟侵蚀形态试验. 生态学报, 2014, 34(19): 5514-5521.
20. 武佳龙, 迟铭, 高燕, 王祥, 沈海鸥*. 施加生物炭对黑土区坡耕地土壤主要理化指标的动态影响. 浙江农业学报, 2024(待刊).
21. 刘殿民, 沈海鸥*, 武佳龙, 栾凤娇, 牟廷森, 王岩生. 黑土坡面垄侧少耕措施的土壤侵蚀特征分析. 水土保持学报, 2022, 36(4): 1-6.
22. 牟廷森, 沈海鸥*, 贺云锋, 李春丽, 郭聃, 刘殿民. 黑土区垄作方式对坡耕地土壤侵蚀的调控效果研究. 水土保持通报, 2022, 42(2): 22-30.
23. 牟廷森, 沈海鸥*, 王东丽, 张月, 武佳龙, 黄子炎. 玉米秸秆粉碎还田对黑土坡面土壤侵蚀特征的影响. 水土保持学报, 2022, 36(2): 78-83, 91.
24. 孔涛, 刘紫薇, 沈海鸥*, 王振宇, 王东丽, 孙溥璠, 王翼翔. 辽西北沙地苹果-大豆间作对土壤养分和微生物量分布的影响. 生态学杂志, 2021, 40(2): 340-351.
25. 车晓翠, 李洪丽, 张春燕, 郭聃, 沈海鸥*. 1980年代以来气候变化对吉林省玉米产量的影响. 水土保持研究, 2021, 28(2): 230-234, 241.
26. 牟廷森, 沈海鸥*, 李洪丽, 贺云锋. 不同坡度下掺沙对黑土坡面径流侵蚀特征的影响. 水土保持学报, 2020, 34(4): 43-47, 55.
27. 贺云锋, 沈海鸥*, 张月, 赵占军, 牟廷森. 黑土区坡耕地不同秸秆还田方式的水土保持效果分析. 水土保持学报, 2020, 34(6): 89-94.
28. 车晓翠, 赵文婷, 沈海鸥*, 牟廷森. 黑土坡面细沟形态及剖面特征试验研究. 水土保持通报, 2020, 40(5): 55-59.
29. 孔涛, 吴丹, 沈海鸥*, 任曦玥, 王东丽, 王凯. 沙地樟子松人工林根系及土壤养分分布特征.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20, 18(4): 84-93.
30. 王东丽, 张日升, 方祥, 王凯, 吴叶礼, 秦崧悦, 龙丹丹, 沈海鸥*. 固沙樟子松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对干旱胁迫的响应及抗旱性评价.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20, 37(1): 60-68.
31. 王东丽, 郝可欣, 梁潇洒, 方祥, 汤家喜, 连昭, 赵艳, 沈海鸥*. 干扰对固沙樟子松林凋落物特征及持水性的影响.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9, 36(6): 1125-1133.
32. Zhang Yue, Shen Haiou, Gao Qiang*, Zhao Lanpo. Estimating soil organic carbon and pH in Jilin Province using Landsat and ancillary data. Soil Science Society of America Journal, 2020, 84(2): 556-567.
33. Jiang Yiliang, Zheng Fenli*, Wen Leilei, Shen Haiou. Effects of sheet and rill erosion on soil aggregates and organic carbon losses for a Mollisol hillslope under rainfall simulation. Journal of Soils and Sediments, 2019, 19: 467-477.
34. Qin Chao, Zheng Fenli*, Xu Ximeng, Wu Hongyan, Shen Haiou. A laboratory study on rill network development and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n loessial hillslope. Journal of Soils and Sediments, 2018, 18(4): 1679-1690.
35. Zhang Yue*, Sui Biao, Shen Haiou, Wang Zongming. Estimating temporal changes in soil pH in the black soil region of Northeast China using remote sensing. Computers and Electronics in Agriculture, 2018, 154: 204-212.
36. Wen Leilei, Zheng Fenli*, Shen Haiou, Bian Feng. Rainfall intensity and in-flow rate effects on hillslope soil erosion in the Mollisol region of Northeast China. Natural Hazards, 2015, 79: 381-395.
37. 王靖会, 曹崴, 冷全阳, 程娇娇, 王艳辉, 沈海鸥, 陈雷, 王朝辉*. 基于高光谱与在线序列极限学习机确证大米产地方法.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0, 22(9): 96-103.
38. 王朝辉, 高地, 赖瀚清, 王艳辉, 沈海鸥, 陈雷, 程娇娇, 王靖会*. 近红外光谱法对松原不同品种大米的确证探究.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0, 41(4): 146-155.
39. 郑粉莉*, 张加琼, 刘刚, 范昊明, 王彬, 沈海鸥. 东北黑土区坡耕地土壤侵蚀特征与多营力复合侵蚀的研究重点. 水土保持通报, 2019, 39(4): 314-319.(学术精要(2022年10-11月)高PCSI论文、高被引论文)
40. 刘健, 王宇*, 赵占军, 沈海鸥, 赵强, 王识然, 张琪. 黑土区坡耕地田间道路的水力侵蚀特征.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19, 41(4): 438-442.
41. 姜义亮, 郑粉莉*, 温磊磊, 沈海鸥, 易祎. 降雨和汇流对黑土区坡面土壤侵蚀影响的试验研究. 生态学报, 2017, 37(24): 8207-8215.
42. 温磊磊, 郑粉莉*, 沈海鸥, 胡伟, 杨青森. 东北典型黑土区农耕土壤团聚体流失特征. 土壤学报, 2015, 52(3): 489-498.
43. 覃超, 郑粉莉*, 徐锡蒙, 吴红艳, 沈海鸥. 玉米秸秆缓冲带防治黄土坡面细沟侵蚀的效果.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15, 13(1): 8-15.
44. 温磊磊, 郑粉莉*, 沈海鸥, 高燕. 沟头秸秆覆盖对东北黑土区坡耕地沟蚀发育影响的试验研究. 泥沙研究, 2014(6): 73-80.
45. 姜义亮, 郑粉莉*, 王彬, 温磊磊, 沈海鸥, 易祎. 东北黑土区片蚀和沟蚀对土壤团聚体流失的影响. 生态学报, 2013, 33(24): 7774-7781.
46. 温磊磊, 郑粉莉*, 杨青森, 沈海鸥. 雨型对东北黑土区坡耕地土壤侵蚀影响的试验研究. 水利学报, 2012, 43(9): 1084-1091.
二、 出版著作
1. 《东北黑土区复合土壤侵蚀特征及其防治》, 科学出版社, 2020年, 参编
2. 《坡面细沟侵蚀过程量化研究》, 科学出版社, 2019年, 第二主编
三、 专利
1. 王宇, 赵占军, 沈海鸥, 李洪丽, 韩兴, 张春燕, 刘健, 李春丽, 宋金红, 车晓翠, 叶青, 王识然, 张琪, 赵强. 一种防止坡地农用道路侵蚀的施工方法和石坎. 中国专利: ZL201811436042.4, 2024-02-06.
2. 王东丽, 乔靖婷, 沈海鸥, 宋子岭, 王东, 赵晓亮, 王凯. 一种基于水热胁迫的萌发生态位模型及恢复物种的优选方法. 中国专利: ZL 202211485360.6, 2024-02-02.
3. 杨帆, 巩子瑞, 韩兴, 沈海鸥, 宋金红. 一种径流泥沙连续取样装置. 中国专利: ZL202221901981.3, 2022-07-22.
4. 王雪峰, 刘梅, 沈海鸥, 郭玲玲, 程伟, 于洋. 一种用于土壤生态环境修复的新型监测装置. 中国专利: ZL202220872705.2, 2022-04-15.
5. 武佳龙, 沈海鸥, 车晓翠, 李春丽, 宋金红, 牟廷森, 刘殿民, 巩子瑞, 黄子炎, 刘承琦. 一种对径流小区径流中土壤团聚体自动分级的装置. 中国专利: ZL202121829172.1, 2022-03-29.
6. 李桥, 沈海鸥, 张迪迪, 李春丽, 侯文峰, 张峰, 王雪峰, 吴彩霞, 刘殿民, 牟廷森. 一种在野外辅助环刀采样的装置. 中国专利: ZL202122579737.1, 2022-03-18.
7. 刘殿民, 沈海鸥, 吴迪, 宋金红, 张春燕, 冷粟, 杨帆, 牟廷森, 武佳龙, 王婷婷. 一种新型在人工模拟降雨试验中修建土槽耕垄的模具. 中国专利: ZL202122581681.3, 2022-03-15.
8. 牟廷森, 沈海鸥, 车晓翠, 韩兴, 叶青, 张月, 郭聃, 张春燕, 贺云锋, 蒋小曈. 一种在人工模拟降雨试验中压实平整土槽土壤的装置. 中国专利: ZL202022692319.9, 2021-08-10.
9. 刘殿民, 沈海鸥, 张月, 郭聃, 李洪丽, 赵占军, 叶青, 贺云锋, 牟廷森, 武佳龙. 一种在人工模拟降雨试验中精准采集径流泥沙样品的装置. 中国专利: ZL202022663399.5, 2021-07-02.
10. 牟廷森, 贺云锋, 沈海鸥, 李洪丽, 王宇, 韩兴, 赵占军, 刘殿民, 武佳龙, 蒋小曈. 一种在人工模拟降雨试验中精确率定土槽表面雨强的装置. 中国专利: ZL202022309446.6, 2021-04-09.
11. 沈海鸥, 贺云锋, 王东丽, 王宇, 赵占军, 李洪丽, 李春丽, 牟廷森, 李昊伦, 王天琦. 一种在人工模拟土壤侵蚀试验中提供汇流的稳流装置. 中国专利: ZL202020300646.2, 2020-10-20.
12. 贺云锋, 沈海鸥, 王东丽, 李洪丽, 王宇, 赵占军, 车晓翠, 李春丽, 牟廷森, 刘殿民. 一种定量监测天然降雨侵蚀量的装置. 中国专利: ZL201922469707.8, 2020-10-20.
13. 韩兴, 王宇, 叶青, 巴丽敏, 马秀兰, 赵占军, 沈海鸥, 李洪丽, 王玉军. 一种拼接式径流小区边墙装置. 中国专利: ZL201720438398.6, 2017-12-15.
14. 王宇, 赵占军, 沈海鸥, 李洪丽, 韩兴, 张春燕, 刘健, 李春丽, 宋金红, 车晓翠, 叶青, 王识然, 张琪, 赵强, 李昊伦, 隋振民. 一种防止坡地农田道路侵蚀的石坎. 中国专利: ZL201821975780.1, 2019-08-27.
四、 软件著作权
1. 沈海鸥, 王祥, 侯文峰, 张月, 杨帆. 草地植被防蚀性效果测试数据评估系统. 登记号: 2024SR0016503. 2024-01-03.
2. 张春燕, 车晓翠, 郭聃, 沈海鸥, 李春丽, 宋金红, 李洪丽. 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动态监测系统. 登记号: 2022SR1028542. 2022-06-02.
3. 郭聃, 张志丹, 车晓翠, 张春燕, 沈海鸥. 植被垂直带格局预测系统. 登记号: 2022SR0474845. 2022-04-15.
4. 沈海鸥, 宋金红, 车晓翠, 李洪丽, 李春丽, 张春燕. 黑土区水土保持措施分类系统. 登记号: 2022SR0455875. 2022-04-12.
5. 李春丽, 沈海鸥, 车晓翠, 宋金红, 李洪丽, 张春燕. 土壤表层有机质含量监测的遥感应用系统. 登记号: 2022SR0488653. 2022-03-06.
6. 宋金红, 沈海鸥, 赵欣宇, 李洪丽, 李春丽, 张春燕, 车晓翠, 冯君. 高斯投影坐标正反算工具软件. 登记号: 2021SR1173113. 2021-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