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院首页
  • 联系我们
  • 学院简介
    学院简介
    学院领导
    机构设置
    院务公开
  • 师资队伍
    基础化学系
    水土保持系
    农业资源与环境系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本科生教育
    专业简介
    培养方案
    课程建设
    课程思政
    教学研究
    规章制度
  • 学科与研究生教育
    学科建设
    研究生培养
    博士后培养
    留学生培养
    客座教授
  • 科学研究
    科研平台
    科研团队
    科研立项
    科研成果
    社会服务
    科研动态
  • 国际交流与合作
    学术交流
    学术合作
    留学生培养
  • 党群建设
    党建工作
    工会动态
  • 学生工作
    学生组织
    团学园地
    奖助工作
    就业指导
    通知公告
  • 校友风采
    校友会
    优秀校友
    流金岁月
    校友录
  • 学院简介
    学院简介
    学院领导
    机构设置
    院务公开
  • 师资队伍
    基础化学系
    水土保持系
    农业资源与环境系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本科生教育
    专业简介
    培养方案
    课程建设
    课程思政
    教学研究
    规章制度
  • 学科与研究生教育
    学科建设
    研究生培养
    博士后培养
    留学生培养
    客座教授
  • 科学研究
    科研平台
    科研团队
    科研立项
    科研成果
    社会服务
    科研动态
  • 国际交流与合作
    学术交流
    学术合作
    留学生培养
  • 党群建设
    党建工作
    工会动态
  • 学生工作
    学生组织
    团学园地
    奖助工作
    就业指导
    通知公告
  • 校友风采
    校友会
    优秀校友
    流金岁月
    校友录

  • 基础化学系
  • 水土保持系
  • 农业资源与环境系
  •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师资队伍

  • 基础化学系
  • 水土保持系
  • 农业资源与环境系
  •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师资队伍 >> 正文

教授

 

17B36

姓名:李翠兰

性别:女

职称:教授/硕士生导师

职务:教工三支部书记/系副主任

教育背景

1993.09-1997.06 吉林农业大学土壤农化系土壤与植物营养专业 学士

1998.09-2001.06 吉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土壤学专业 硕士

2005.09-2011.06 吉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土壤学专业 博士

2012.08-2012.08 高校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研修班(北京师范大学)

2015.08-2015.12 高等教育教学法出国研修项目(新西兰梅西大学)

工作履历

2001.07-2003.6吉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助教

2003.07-2014.08吉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讲师

2014.09-2019.08吉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副教授

2019.09-现今 吉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

学术兼职

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新型肥料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土壤学会会员

中国生态学会会员

吉林省土壤学会理事

主讲课程

本科:《农业资源与环境综合分析技术实验》、《土壤学》、《土壤肥料学》、《资源与环境概论》、《农业生态学》、《农业资源与环境综合实践》

硕士:《生物地球化学》、《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方法与技术》

博士:《土壤学进展》

教研项目

1. 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新型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与实践,2024-2026,参加

2. 吉林省普通本科高校精品耕读实践项目,吉林农业大学“以读致知,以耕促行”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综合技能耕读实践,2024-2026,参加

3. 吉林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研究,2021-2023,参加

4. 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大类招生背景下新媒体技术在农学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2019-2021,主持

5. 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翻转课堂的农学类实验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研究,2015-2018,主持

6. 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大类招生的资源环境类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2017-2019,参加,排名第2

7. 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研究课题,资源环境类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实训平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2015-2017,参加,排名第4

教学成果及教改论文

1. 地方高校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学•思•行”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吉林省教学成果奖三等奖,2022,排名第2

2. 高等农业院校基础化学“1234”课程模式的构建与实践,吉林省教学成果奖三等奖,2018,排名第6

3.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吉林农业大学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019,排名第2

4. 基于团队合作的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实证研究,吉林农业大学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15,排名第3

5. 资源环境类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吉林农业大学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12,排名第3

6. 李翠兰, 高强. 农民培育工作的实施现状及完善对策分析. 南方农业, 2021, 15(11): 201-202, 213

7. 关松, 姜天龙, 李翠兰.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内涵、制约因素及破解对策. 职业技术教育, 2020, 41(18): 48-51

8. 李翠兰, 高强. 大类招生背景下的高校教师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中国校外教育, 2019(27):60-62.

9. 李翠兰, 李明堂, 刘金华, 张秀芳. 基于科研周期的实验—实习耦合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8, 34(01): 25-28.

10. 高强, 李翠兰, 张晋京. 推进高校大类招生改革若干问题的探讨. 大学教育, 2018, 102(12): 17-19.

研究领域

1. 植物磷素调控与养分资源管理

2. 土壤环境化学与土壤污染修复

3. 玉米高产高效与土壤增碳培肥

科研项目

1.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半干旱风沙区土壤增碳培肥地力提升关键技术研究(2023YFD1500902),2024-2028,360万,主持

2. 吉林省科技厅重大专项,旱田土壤增碳培肥与绿色高产高效调控技术(20230302006NC),2023-2025,70万,主持

3. 吉林省科技厅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不同玉米秸秆全量还田模式下黑土有机碳积累机制研究(202002013JC),2020-2023,20万,主持

4.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东北春玉米磷肥无效化阻控与减施增效途径(2017YFD0200205-2),2017-2020,94万,主持

5.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重度盐碱地梯度淡化改土培肥关键技术研究(2017YFD0300608),2017-2020,60万,参加

6. 吉林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吉林省不同区域春玉米化肥磷素减施增效机理研究(20170101070JC),2017-2019,13万,主持

7.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两减专项子课题,吉林省粮食作物养分推荐方法与限量标准(2016YFD020010),2016-2020,100万,参加

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玉米/紫花苜蓿间作系统中根系周转与水氮利用机制的研究(31471945),2015-2018,85万,参加

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几种典型地带性土壤中胡敏素结构特征及对金属离子吸附特性的研究(41471196),2015-2018,72万,参加

1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气候变暖对青藏高寒草地土壤碳组分及其稳定性的影响(31470506),2015-2018,20万,参加

11. 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玉米水肥高效型土壤特性研究(LFGC14301),2014-2017,50万,参加

12.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子课题,东北平原中部(吉林)玉米水稻丰产节水节肥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2013BAD07B02),2013-2017,110万,参加

13.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课题,东北与黄淮海粮食主产区适应气候变化技术研发与应用(2013BAC09B01),2013-2017,622万,参加

科研奖励

1. 吉林省春玉米最佳养分管理技术研究与应用,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二等奖,2013,排名第5

2. 铅富集花卉植物筛选及其富集特征的研究,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三等奖,2012,排名第1

3. 土壤有机质数量和质量调控与黑土区玉米深松蓄水耕作技术研究,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11,排名第6

4. 松辽平原黑土质量退化与综合防治技术研究(土壤腐殖质的形成转化与稳定性研究),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5,排名第3

学术成果

一、 代表性文章(2019-2023):

1.Feng Xuewan, Wang Meng1, Li Qian, Qin Yubo, Sun Bo, Tan Pan, Liu Hang*, Li Cuilan*, Zhang Jinjing*. Comammox dominate soil nitrification under different N fertilization regims in semi-arid areas of Northeast China. Applied Soil Ecology, 2024, 193:1051192.

2.Liu Hang, Hao Zhongming, Yuan Yuhan, Li Cuilan*, Zhang Jinjing*. Application of mineral phosphorus fertilizer influences rhizosphere chemical and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rchives of Agronomy and Soil Science, 2023, 69(5):771-784

3. He Mengru, Jiang Ya, Han Yuhang, Zhu Wenhao, Meng Da, Li Cuilan, Cai Hongguang, Zhang Jinjing*. Rice straw biochar is more beneficial to soil organic carbon accumulation and stabilization than rice straw and rice straw ash. Journal of Soil Sience and Plant Nutrition, 2023, 23(3):3023-3033

4. Yuan Yuhan, Wang Meng, Feng Xuewan, Li Qian, Qin Yubo, Sun Bo, Li Cuilan, Zhang Jinjing, Liu Hang*.  Effects of nitrogen fertilizer on Nitrospira- and Nitrobacter-like nitrite-oxidizing bacterial microbial communities under mulched fertigation system in semi-arid area of Northeast China. Agronomy-Basel, 2023, 13:2909

5. Wang Ling, Wang Meng, Li Qian, Zhang Jinjing, Li Cuilan, Yuan Yuhan, Tan Pan, Liu Hang*. 2023. Dynamics of soil properties and bacterial community structure by mulched fertigation system in semi-arid area of Northeast China. Peer J, 10:e14044

6. Zhu Wenhao, Li Cuilan, Zhou Shun, Zhang Jinjing*, Jin Feng*. Soil organic carbon characteristics affected by peanut shell biochar in saline-sodic paddy field. Plant, Soil and Environment, 2022, 68(2): 108-114

7. Liu Hang, Li Songsong, Qiang Ruowen, Lu Enjia, Li Cuilan*, Zhang Jinjing*, Gao Qiang*. Response of soil microbial community structure to phosphate fertilizer reduction and combinations of microbial fertilizer. Frontiers in Environmental Science, 2022, 10:899727

8. Cuilan Li, Peng Zhang, Jinjing Zhang, Ping Zhu*, Lichun Wang: Forms, transformations and availability of phosphorus after 32 years of manure and mineral fertilization in a Mollisol under continuous maize cropping, Archives of Agronomy and Soil Science, 2021, 67(9): 1256-1271

9. Peng Zhang, Cuilan Li, Xiuhong Xie, Qiang Gao*, Jinjing Zhang*, Lichun Wang. Integrated soil-crop system management increases phosphorus concentrations and bioavailability in a Primosol. Journal of Soil Science and Plant Nutrition, 2019, 19: 357-367

10. Cuilan Li, Zhiyuan Cao, Jingjing Chang, Yue Zhang, Guili Zhu, Ning Zong, Jinjing Zhang*, Nianpeng He*. Elevational gradient affect functional fractions of soil organic carbon and aggregates stability in a Tibetan alpine meadow. Catena, 2017, 156: 139-148.

11. 关鑫鑫, 王传宇, 李翠兰, 李金艳, 徐丽, 张晋京*, 何念鹏*. 青藏高原不同类型草地土壤磷素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水土保持学报, 2022, 36(5): 351-359

12. 冯雪婉,李翠兰,彭畅,张晋京,林园,刘杭*. 玉米-大豆轮作体系对黑土土壤固氮菌群落结构及其质量的影响. 自然资源学报,2022, 37(9): 2319-2333

13. 李翠兰, 卢恩佳, 朱文昊, 王宏瑞, 耿一丹, 高强, 张晋京*.近40年来吉林省黑土地玉米磷素研究进展.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22, 44(6): 665-671

14. 孙元宏, 李翠兰, 曹志远, 张晋京*. 土壤腐殖物质组分结合态磷素有效性的研究. 土壤通报, 2021, 52(2): 369-378

15. 朱文昊, 李松松, 高强, 冯国忠, 王寅, 焉莉, 王少杰, 李翠兰*. 东北黑土区春玉米磷肥高效利用技术规程. 磷肥与复肥, 2021, 36(02): 17-18, 21

16. 张鹏,谢修鸿,李翠兰,孙元宏,张晋京*,高强*,王立春.我国几种地带性土壤中磷素形态的研究.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9,39(10):3210-3216

17. 孙元宏,李翠兰,张晋京*.不同来源胡敏酸化学组成及其结合态磷素的生物有效性.环境科学学报,2019,39(7):2269-2278

18. 宋佳明,蔡红光,张秀芝,李翠兰*,任军,王立春.施用不同种类有机肥对黑土磷素含量的影响.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19,41(6):707-712

19. 张丹丹,张晋京,李翠兰*,黄玉洁,王永,魏宇轩.模拟增温对农田土壤有机碳矿化及腐殖质组成的影响.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19,41(5):569-576

二、 出版著作/教材

1. 《基于新媒体技术的现代课程设计教学》,辽海出版社,2019年,独著

2. 《土壤铅污染植物修复的理论与实践》,吉林大学出版社,2019年,合著

3. 《东北粮食主产区农业适应气候变化理论与技术》,科学出版社,2017年,参编

4. 《中国肥料发展研究报告2016》,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7年,参编

5. 《高产高效养分资源管理技术创新与应用》,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6年,参编

6. 《中国肥料发展研究报告2012》,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3年,参编

7. 《肥料标准化指南》,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年,参编

8.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实验技术指导》,吉林大学出版社,2016年,参编

9.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实验技术指导》,吉林大学出版社,2016年,参编

10. 《水土保持专业实验实习指导书》,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0年,参编

11. 《土壤学》,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年,参编

三、 专利

1. 实用新型专利:李翠兰,张晋京,李金艳,李梦瑶。一种行距可调的玉米秸秆还田设备(授权公告号:CN217694381U;专利号:2022 2 1428386.2),授权公告日:2022年11月1日

2. 实用新型专利:周桂芬,李翠兰,张晋京。一种基于玉米秸秆还田的碎屑收集机械(授权公告号:CN216362611U;专利号:ZL2021 2 2500947.7),授权公告日:2022年4月26日

3. 实用新型专利:周桂芬,李翠兰,赵全民,张晋京。一种黑土区黏重土壤快速取样装置(授权公告号:CN214309576 U;专利号:ZL2020 23112238.3),授权公告日:2021年09月28日

4. 实用新型专利:张晋京,邵泽强,李翠兰。稻草还田用粉碎翻埋设备(授权公告号: CN213073537U;专利号:ZL2020 21544586.5),授权公告日:2021年4月30日




地址:长春市新城大街2888号   电话:0431-84533058  

© CopyRight 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inviron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