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姓名:隋振民
性别:男
职称:副教授/(此处请标注教授/副教授,博导/硕导)
职务:教师
教育背景:
1981.09-1985.06 长春地质学院地质系,地质普查专业 学士
1986.09-1989.06 长春地质学院地质系,岩石学专业 硕士
2004.09-2007.06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专业 博士
工作履历:
1989.07-1999.10吉林省地质科学研究所 工程师
1999.10-2007.09吉林省地质科学研究所 高级工程师
2007.09-至今 吉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副教授
主讲课程:
本科:《地质地貌学》、《地学基础》
教研项目:
2011年5月,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研究课题(校级),高等农业院校地质类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研究;
研究领域:
1.矿物学、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
2.土壤地球化学
科研项目:
1.参加,2013年,中国地质调查局区域地质调查项目( 1212011120672) .内蒙古1:5万营林区、六十公里联防站、巴生河、济沁顶幅区调;
2.参加,2017年,中国地质调查局区域地质调查项目(12120114012901),内蒙古1:5万马家沟、索伦镇区、阿林一合、平安屯幅区调;
科研奖励:
1.2017年获吉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东北中生代构造-岩浆作用与区域成矿和找矿背景研究(第8名)
学术成果:
一、近五年发表文章:
1.陆凯杰,和钟铧,隋振民,高龙飞,刘锋岩. 内蒙古乌兰浩特地区二长花岗岩年代学、岩石成因及其构造环境[J].世界地质,2018,37(1):056-069.
2.杜岳丹,和钟铧,隋振民,谭皓元,任子慧.大兴安岭中段索伦地区玛尼吐组火山岩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其构造背景[J].世界地质,2017,36(2):346-360.
3.汪爱鸿,张春蕾,和钟铧,隋振民,马瑞,杨德明. 内蒙古塔尔气地区中酸性脉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J].世界地质,2016,35(2):403-417.
4.陈飞,和钟铧,张春蕾,隋振民,王阳,张菁. 内蒙古塔尔气地区花岗斑岩的形成时代与岩石成因[J].世界地质,2016,35(5):776-789.
5. 隋振民,陈跃军. 吉林南部三棵榆树组火山岩的成因:锆石U-Pb 年龄和Hf 同位素证据[J]. 现代地质,2012,26(4):627-634.
6. 隋振民,陈跃军.大兴安岭东部花岗岩类锆石饱和温度及其地质意义[J].世界地质,2011,30(2):162172.
7.隋振民,王 宇,冯 军.多媒体“地质地貌学”课程教学中的常见问题及改革措施[J].中国地质教育, 2012,(1):75-77.
8.隋振民,王宇,冯君,韩兴.地质地貌学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J]. 中国农业教育,2012, (01):77-80.
9.隋振民,徐学纯.大兴安岭东北部侏罗纪花岗岩类Sr-Nd同位素特征及地质意义.中国地质[J].中国地质教育, 2010,37(1):48-55.
10.隋振民,葛文春, 吴福元,张吉衡,徐学纯,程瑞玉. 大兴安岭东北部侏罗纪花岗质岩石的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J]. 岩石学报,2007,023(02):0461 -0480.
11.隋振民,葛文春,吴福元,徐学纯,张吉衡. 大兴安岭北部察哈彦岩体的Hf 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9,39(5):849-857.
12.隋振民,葛文春,徐学纯,张吉衡.大兴安岭十二站晚古生代后造山花岗岩的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 岩石学报,2009,25(10):2679-2686.
13.葛文春,隋振民, 吴福元,张吉衡,徐学纯,程瑞玉.大兴安岭东北部早古生代花岗岩锆石U-Pb年龄、Hf同位素特征及地质意义[J]. 岩石学报,2007,023(02):0423-0440.
14.隋振民,葛文春,吴福元,徐学纯,王清海.大兴安岭东北部哈拉巴奇花岗岩体锆石U- Pb 年龄及其成因[J].世界地质,2006,25(3):229-236.
15.隋振民,葛文春,吴福元,徐学纯,王清海.大兴安岭东北部侏罗纪花岗岩类Sr-Nd同位素特征及地质意义[J]. 岩石学报,2006,25(3):229-236.
二、出版著作
1.主编,《水土保持专业实验实习指导》,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