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与环境学院

资源与环境学院
    返回农大主页
  • 网站首页
  • 学院概况
  • 机构设置
  • 党建工作
  • 学科专业建设
  • 人才培养
  • 师资队伍
  • 课程建设
  • 教学科研平台
  • 国际交流
  • 团学工作
  • 工会之家
  • 校友风采

刘淑霞

2018-09-04 19:42:35

image.png

姓名:刘淑霞

性别:女

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

职务:吉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植物营养教研室主任

教育背景:

1988.09-1992.06 吉林农业大学土壤农化系土壤与植物营养专业 学士

1994.09-1997.06 吉林农业大学土壤农化系土壤学专业 硕士

1999.09-2002.06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环境科学专业 博士

2002.11-2008.11 吉林农业大学作物栽培与耕作学博士后流动站 博士后

工作履历:

1992.07-1994.09 东辽县甲山乡农业技术推广站 技术员

1997.07-2003.09 吉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讲师

2003.09-2009.09 吉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副教授

2009.09-今 吉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教授 四级

学术兼职:

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化学肥料专业委员会委员

吉林省土壤学会常务理事

主讲课程:

本科:《作物施肥原理也技术》、《植物营养学》、《植物营养诊断》

硕士:《高级植物营养学》、《农业资源利用技术综合技能课》、《肥料与环境》

博士:《高级植物营养学》

教学成果:

2012年,《植物营养学》省级优秀课程(第2)

2013年,《植物营养学系列课程》吉林农业大学优秀教学团队(第1)

研究领域:

1.施肥与生态环境

2.黑土有机碳循环

3.土壤微生物多样性

4.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科研项目:

1.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东北春玉米干旱减灾保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017YFD0300405--4,2017-2020),经费113.5万

2.主持,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生物质炭对黑土氮磷迁移淋失的影响及作用机理  (20170101077JC,2017-2019),经费13万

3.主持,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低温秸秆腐解菌剂生产中试及大面积应用示范(20160307006N Y,2016-2018),经费50万

4.主持,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施氮水平对农田黑土有机碳稳定性的影响(201205057),2012-2014,经费7万

5.世行贷款项目,环境要素、化学品与农产品质量关系(中西部地区)(P101716-01),2012-2014,经费13万

6.主持,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低温秸秆分解菌的筛选及秸秆腐熟剂研制(20110202,2011-2013),经费15万

科研奖励:

1.2010年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新型肥料及控释肥料包膜材料的开发研究(第1)

2.2008年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吉新”牌复合生物肥系列产品的研制与高效利用技术(第3)

3.2005年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松辽平原黑土质量退化与综合防治技术研究(第8)

4.2001年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玉米连作土壤有机无机复合体性状的研究(第6)

学术成果:

一、近五年发表文章:

1.Mingsong Li, Tianye Wang, Lin Li, Qiang Gao, Yunhang Gao,Wang Hongbin,Shuxia Liu*.Effects of long-term nitrogen fertilizer application on rhizosphere microorganisms under different soil types[J]. Polish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tudies.2018,

2.Chengyu Wang, Juntao Cui, Lan Yang, Cheng’ai Zhao, Tianye Wang, Li Yan, Shuxia Liu*.Phosphorus-release dynamics by phosphate solubilizing actinomycetes and its enhancement of growth and yields in Maiz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griculture & biology, 2018,20(2): 437~444 .

3.Tianye Wang, Wanyi Liu1, Yunhang Gao, Shuxia Liu*.Effects of sodium oleate on synthesis and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of Bi2WO6/Bi2O3@RGO[J]. J Mater Sci: Mater Electron, 2017, 93: 1034-1042.

4.Shanshan Zhao, Bing Wang, Qiang Gao, Yunhang Gao & Shuxia Liu* .Adsorption of Phosphorus by Different Biochars[J]. Spectroscopy Letters,2017,2.21ISSN: 0038-7010 (Print) 1532~2289.

5.武俊男,刘昱辛,王天野,高强,高云航,刘淑霞*.基于IlluminaMiSeq平台的测序分析长期不同施肥对东北黑土真菌群落的影响[J]. 微生物学报,2018.11

6.武俊男,刘昱辛,王天野,高强,高云航,刘淑霞*.长期施肥对黑土玉米田钾素Q/I特性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2018,

7.陆水凤,秦治家,朱平,张红梅,高云航,刘淑霞*.施肥对黑土玉米田土壤中纤维素分解菌数量的影响[J]. 玉米科学,2017,9.2

8.李亚男,武俊男,高强,高云航,刘淑霞*.不同利用方式对苏打盐碱土水溶性有机物的荧光特性的影响[J].吉林大学学报,2017,55(3):733-738.

9.李亚男,武俊男,高强,高云航,刘淑霞*.不同种植年限苏打盐碱型水稻土水溶性有机物三维荧光光谱特征分析[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17,38(1):44~49.

10.赵闪闪,王冰,高云航,高强,刘淑霞*.生物质炭对黑土磷吸附-解吸特性的影响[J].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2017,55(1):181~188.

11.李明松,武俊男,高强,高云航,刘淑霞*.不同施肥处理对农田黑土土壤酶活性的影响[J]. 玉米科学,2017,25(5):116~121.

12.王冰,赵闪闪 ,秦治家 ,高强,娄玉杰,刘淑霞*.生物质炭对黑土吸附-解吸硝态氮性能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6,35(1):115~121.

13.王冰, 赵闪闪,秦治家,高强,娄玉杰,刘淑霞*.生物质炭对黑土硝态氮淋失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16,30(2):73~79,87.

14.张志丹,罗香丽,王继红*,焉莉,高雪莹,程程,丛高,刘淑霞*.吉林省主要土壤胶散复合体粘土矿物XRD物相研究[J].矿物学报,2016,36(1):97~102.

15.韩春爽, 武俊男,秦治家,高强, 刘淑霞*.吉林西部不同种植年限水稻土酸缓冲性能研究[J].东北农业科学,2016,41(2):56~61.

16.刘淑霞,黄丹丹,高强,张晓平,高云航.耕作方式对黑土中钙、铁/铝氧化物及结合有机碳的影响,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学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暨2016年学术年会,2016.11.21~11.23.

17.LIU Shu-xia, LIU Jing-shuang*,Zhang Zhidan ,Gao Qiang, Li Yanan,Zhao Shanshan,Wu Junnan,Li Mingsong.Evaluation of Soil Organic Carbon Pools and Distribution of Density in the Phaeozem Region of Northeast China,2016 CSSS-PRSSS Annual Meeting :Soil our silent ally  for food securit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2016, Kamloops, Canada,2016.5.14~5.20.

18.史喜林, 李鹤,秦治家,高云航,娄玉杰,刘淑霞*.牛粪对黑土土壤无机磷形态的影响[J].家畜生态学报,2014,35(8):72~77.

19.王冰,慕姝,秦治家,高云航,娄玉杰,刘淑霞*.化肥对薄层黑土中镉、铅活性及小白菜生长的影响[J].北方园艺,2014,(20):168~173.

20.李林, 李鹤,秦治家,高云航,娄玉杰,刘淑霞*.不同施氮水平对草甸黑土有机碳化学稳定性的影响 [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14,36(5): 595~600.

21.张恒芳, 李林,史喜林,娄玉杰,高云航,刘淑霞*.玉米秸秆低温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及分解效果测定[J].玉米科学,2013,21(5):147~150.

22.黄丹丹, 刘淑霞*,张晓平 ,许继平,吴立君 ,娄玉杰.保护性耕作下土壤团聚体组成及其有机碳分布特征[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2,(8):1560~1565.

二、出版著作

1.《植物营养学》,吉林大学出版社,2004年

2.《肥料应用与加工技术》(上册),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年

三、专利

1.一种用于参地土壤改良的秸秆堆肥及其堆制方法,发明专利(第2),2010年6月9日发布

2.人参缓释肥及其制作方法,发明专利(第3),2013年5月1日发布

3.人参生物有机肥的制作工艺及施用方法,发明专利(第3),2015年 5月13日发布4. 一种秸秆腐熟剂撒施装置,实用新型(第1),2018年7月发布


  • 上一页 :隋标
  • 下一页:冯国忠
  • 师资队伍

为你推荐

  • 周雪
  • 赵兴敏
  • 焉莉
  • 吴迪

吉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地址:长春市净月开发区新城大街2888号 邮政编码:130118